【一抗三保】汪岗朱泗桥村:齐心战大旱 灌溉保丰收

2022-08-17 09:37   洪京燕

“一碗水一碗稻”。面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汪岗镇朱泗桥村党员群众不等不靠,千方百计抗旱减灾保秋粮安全。

朱泗桥位于西干渠联杨支渠下游,每到干旱时节依靠渠水抗旱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今年大旱,村里有600多亩处于含苞期的水稻受旱严重。6组村民杨国坤家种有5亩水稻,没水灌溉很是着急。

汪岗镇朱泗桥村6组村民 杨国坤:都晒裂了,一亩田一般产1400斤左右,没有水就颗粒无收,心里很着急。

面对这一情况,朱泗桥村征求村民意见,决定通过提河水、修毛渠、蓄河水,奋力开展生产自救。

这两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汪岗镇朱泗桥村的刘家咀泵站看到,功率为17千瓦的水泵正源源不断从陈庙河抽水上来,灌溉整个朱泗桥大畈。

汪岗镇朱泗桥村党支部书记 杨峰:为了这次抗旱,我们自筹了资金4.5万元,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50余人,我们从陈庙河三级取水到村各个塘堰和蓄水池。

为了尽快把灌溉用水送到田间地头,村里还开挖了两公里的毛渠,在渠道沿线设置6个抗旱点,保障三级提水顺利进行。村里的无职党员南祖佑今年69岁了,他凭着丰富的抗旱经验为部分地势高的农田提出了“立灌”的解决方案。

汪岗镇朱泗桥村无职党员 南祖佑:虽然说我年龄大了,抗旱工作我全程参与,我们这个点,群众的话有十几个,一起参与抗旱工作。

经过4天的日夜奋战,朱泗桥村的600多亩受旱农田全部得到了灌溉,村民们抗旱夺丰收的劲头也更足了。

汪岗镇朱泗桥村3组村民 曾新兵:我种了50多亩地,水已经全部灌好了。村里的党员夜晚一直做,我看到也帮忙出点力。      

汪岗镇朱泗桥村6组村民 杨国坤:田里面就全部灌起来了,不管谁都高兴极了。      

田地灌溉了一遍,但干旱的天气还在持续。朱泗桥村采取“筑坝存水”的方法,将抽上来的河水存储起来,拉开抗大旱、抗长旱的架势。

汪岗镇朱泗桥村党支部书记 杨峰:我们还要从河里面取水,把它储蓄起来,满足十五天全村灌溉用水,继续坚持团结一心,力争打好这场抗旱攻坚战。(记者:洪京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