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三保】浠水各地全力以赴抗大旱

2022-08-18 09:40  

7月份以来,我县持续高温少雨,各地各部门不等不靠,广辟水源缓解旱情,统筹做好支斗毛渠清杂除卡工作,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作用,打通渠道抗旱放水“最后一公里”。

“今年雨水太少了,我担心我的140亩中稻田无水可用,好在镇里、村里及时帮我们协调,让我们有地方用水,解了燃眉之急”。8月16日,浠水县清泉镇驼背柳村村民叶海平望着水渠里的清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农田,笑得格外开心。

由于持续高温干旱,清泉镇驼背柳村1600亩农田急需灌溉,而村里的水源地——群乐支渠水位逐渐下降,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发组建抗旱队伍,前往群乐支渠清淤除杂,扩宽、挖深河沟,确保支渠引水畅通;安排2台发电机日夜抽水。村民们也积极响应,有的主动帮忙、出工出力;有的主动跑腿、代拿代买;有的送来矿泉水、西瓜、绿豆汤等降暑物资……在大家齐心协力努力下,村里用水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据驼背柳村党支部书记任水祥介绍,群乐支渠打通修理完后,农田灌溉问题基本解决了,还可以储存一部分水源。下一步,村里将进一步加强渠道巡查力度,保证水位不下降、渠道不堵塞。(通讯员:吕程)

绿杨乡雀山村     

今年入夏以来,绿杨乡雀山村遭受了特大干旱。雀山村三组负责人召集户主会,动员组织本组群众前往山林找水源。8月16日清晨,雀山村三组负责人带领十余名青壮劳力带着锄头、铁锹前往大王山脚下寻找水源,发现了一处地表往外冒水的地方,随即就深挖筑堰,并沿线打通水路,修筑沟渠30米,将水引到田里,一滴都没有外泄。并到到村里其他拦水堰、沟渠,挥锄铲土、清理杂草、堵塞漏洞,使旱情得到了缓解。  

“多亏了我们组长,一大早上带领我们组的青壮劳力上山找水源,修建渠道引流,我们组的60亩水稻有救了。”绿杨乡雀山村三组村民开心地说道。(通讯员:杨柳)

洗马镇大龙井村      

“这条支渠常年堵塞,现在终于通水了,再也不用担心田里没水了。”村民看着深洗支渠缓缓流动的水流高兴的说道。    

大龙井村位于洗马镇与蔡河镇交界处,深洗支渠贯通大龙井村七个村民小组,并联合洗马镇羊角村、枫杨坳村及蔡河镇闵牌楼村、陈家坳村共同抗旱。大龙井村干部决定对深洗支渠险段进行硬化,村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扛上锄头、铁锹等工具,清理水渠杂草淤泥和桥涵洞中的泥沙和杂物。通过党员干部与群众共同努力,深洗支渠500米的险段全部硬化,村里的1500亩田地用水得到保障,惠及到羊角桥村、枫杨坳村和蔡河镇的闵牌楼村、陈家坳村共计280亩田地用水。            

从6月开始,大龙井村就对辖区内的支斗农毛渠进行全方位摸排,包括渠道的淤塞、垮塌及运行情况等,针对排查情况,制定清渠工作方案,组织人力开展清修水渠工作。截至目前,该村所有渠道已全部通水。

三河源水务公司      

因旱情影响,城乡居民用水量激增,在满足供水量需求的同时,为了确保水质,县三河源水务公司加大监测频率,由原来的一日三检升格为每两小时一检,同时召集所有技术工人在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四个阶段全流程跟踪,确保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同时,为了维护好长达130公里的自来水管网,县三河源水务公司采取24小时在线监控、加派18人专班队伍、增设加压站点等方式,加强巡检频率,扩大巡检范围,提升检修效率,确保供水顺畅。

县工商联(总商会)     

8月17日早晨,县工商联(总商会)组织农夫山泉携手浠水嘉宏贸易有限公司向环卫工人“送清凉”活动,为环卫工人送来300件矿泉水。

活动中,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向浠水嘉宏贸易有限公司发颁发了捐赠证书,由衷地感谢对农夫山泉和浠水嘉宏贸易有限公司对环卫工人的慰问和关心,并表示会将物资发放到每一位环卫工人,做好环卫工人的防暑降温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和社会的关爱,全力保障优美洁净的城市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