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我县持续高温少雨,各地各部门不等不靠,广辟水源缓解旱情,统筹做好支斗毛渠清杂除卡工作,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作用,打通渠道抗旱放水“最后一公里”。
丁司垱镇分水坵村
连日来,我县持续高温少雨,为解决用水问题,缓解旱情,丁司垱镇分水坵村党支部书记王林迅速组织党员群众44余人,在全村4个抗旱点,组成3个专班轮班工作,快速完成了村级清淤、修缮、加固、蓄水等工作。据悉,在这次抗旱救灾工作中,水坵村购买抽水泵8台、水管1200米、租用挖掘机3台、清理毛渠500多米、清理支渠400多米,目前已灌溉播种面积1500多亩。(通讯员:陈思诺)
散花镇
为切实做好抗旱应对工作,散花镇及时启动联合东干渠上游乡镇丁司垱镇引水灌溉方案,成立抗旱专班,分别到油铺咀-里店,里店-方郭,方郭-盛家冲渡槽,盛家冲渡槽-钱坳,进行压水。
自8月12日起,抗旱专班每天早上5:00在散花示范区门口集中乘车前往指定位置进行清渠堵剅、巡渠查险、管水压水。截至目前,专班在五天时间里巡渠280人次,排险3处,堵塞直灌剅127处,使用麻袋220条。
散花镇各村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抓时间、抢进度,对渠道进行清淤清杂,同时,对损坏的沟渠进行了修补,为田间灌溉打开了“绿色通道”。
关口镇三店村
关口镇三店村组织村“两委”迅速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时刻以“真排查、硬落实、实为民”三要素为行动标准,组织村干部入户宣传节水抗旱排查旱情,每日早晚到田间地头走访查看作物灌溉情况,连续五天多次奔赴芦山水库协调水源。
兰溪镇长江村
抗旱救灾工作启动以来,长江村积极主动落实“一抗三保”工作,采取“驻村国干值守、村委干部带头、党员群众参与”的模式,深入一线,疏通水道,缓解灾情,降低损失,保民安稳。
截至目前,全村共投入抽水机械11台套,日用电量约2900度,组织参与抗旱人员约120人次,每天一级取水约500米,二级取水1000米,已完成农作物灌溉面积500余亩,整体旱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通讯员:马杰 皮广)
汪岗镇五祖祠村
为应对干旱灾情,五祖祠村相关负责人立即联系村“两委”干部,拿起铁锹、扛起锄头赶往五祖祠村支渠处,抓时间、抢进度、挖沟渠、清杂物……村民也自发加入到清渠队伍中来。
五祖祠村的干部群众协力完成了共计2公里的沟渠挖掘及清理工作。此次清障工作,参与党员群众共计30人次,清理杂物1.8吨,保证了渠道供水平稳运行,当晚有效灌溉50余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为抗旱救灾提供了畅通的供水保证。(通讯员:杨霄羽、吴静)
绿杨乡“茶叶链党建联盟”
“近期一直高温,我们茶园缺水比较严重,再没有水茶树就会干死,联盟能不能帮忙协调。”8月15日,大别山茶庄负责人向绿杨乡茶叶链党建联盟寻求帮助。
在接到点单后,绿杨乡茶叶链党建联盟立即组织乡农技中心、龙潭村党支部、茶叶技能人才一同前往龙潭村茶园查看情况,商讨对策。当天下午,龙潭村党支部从漂流公司借来了一台增压泵,并组织了4名党员帮助一同安装水泵、铺设水管,一直到晚上9点多,600余米的水管才终于铺设完成。第二天一早,6名党员群众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将水接通,茶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讯员:桂江 李景填)
清泉镇新铺村
旱情迫在眉睫,新铺村党支部书记朱文旭组织村“两委”、党员及村民代表召开抗旱紧急工作会议,确定五级取水灌溉方案。新铺村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日夜值守,带领群众寻找水源、打挖沟渠、修缮管网,确保农田灌溉工作。新铺村利用取水泵和软管从北河取水至鱼塘,再从鱼塘取水向农田灌溉,目前灌溉面积已达百余亩,后期将逐步覆盖全村。
新铺村干群思想统一,在陈新支渠尾水放水难的情况下多方找水,前后投资六万余元用于提水,有效缓解了全村的旱情。(秀美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