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浠水县清泉镇张家坪村,整洁宽阔的多彩旅游路、氛围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功能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孩子们快乐地追逐嬉戏,老人们在口袋公园里悠闲地散步、锻炼、下棋,温馨幸福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张家坪村总人口1761人,版图面积2.5平方公里,红色旅游线路G220机余线绕村而过,区域内有张家坪小学、冠乔高中、绿满天生态公司、枫树里民宿、烈士将军翰林,文化底蕴丰厚,山美水美。自从启动乡村和美建设项目以后,村委会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实现了从环境整治提升到产业升级的华丽转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改变前,张家坪村还是软弱涣散村,村内矛盾突出,村民矛盾尖锐,上访问题严重,是县内出了名的复杂村。 要想改变现状,取得村民信任是第一步。新村“两委”上任后,积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院子会、湾组会等会议与村民沟通交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先后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8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个。对那些意见最大、怨气最重、拒绝参会的村民,村干部放低姿态,多次上门帮其做家务、干农活、拉家常、聊发展,在这些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慢慢取得他们信任,愿意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通过对“共同”文化的发掘和实践。村“两委”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户+群众”四级联动机制,支部带领、党员带头,全村拆除旱厕178个、无害化改厕率达到100%、环保污水处理四处。厕所革命工作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经验推广,党群一起学、一起想、一起干、一起管、一起评现在已成为张家坪人思想中的共识。
耕读传家,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这样的追求在张家坪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张家坪村先后走出去210名大学生,其中仅翰林塆一个塆就走出了27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小有所成,有的还颇有成就,在各个地方、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展现张家坪人的作风和贡献。 同时,为了传承薪火、接续事业,村民张安强主动捐赠闲置房屋、主动让地70平方米、捐款捐物2万元,改造建设翰林之家,向广大村民特别是下一代展示翰林程光琠的生平事迹,激励在读学生见贤思齐,发奋读书,报效家国。

大力弘扬“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邻里互助”的睦邻文化,发动4名无职党员设岗领责、33名群众组建发展议事会等“五会一队”,常态化开展卫生扫除、矛盾调解、互帮互助等志愿服务,促进塆组治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兑换管理,选出“最美庭院4个、“好媳妇好婆婆”先进典型6个,传递正能量,破除旧风俗。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直是张家坪人的传家宝和精神密码。近年来,先后引入绿满天生态农业和鹞鹞柒茶业两家市场主体,发展瓜蒌150亩(全县6000余亩)、中药材300亩,建成瓜蒌子、金银花茶食品两个加工车间,也是2024年度该县唯一国家农业农村部绿色认证称号,年度销售有望突破2000万元。成立村级强村公司,以“强村公司+市场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本村就业村民52人,日常零散用工超过700人次,今年力争突破25万,农户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等形式,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 实施人居环境每月“红黑榜”,按户授予流动红旗。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净、绿、亮、美”成为新常态。现在“乡村变美了、我也参与了”是张家坪村人骄傲的口号。 就在前不久,面对紧急汛情,六组老党员张治兵,不顾七十高龄,奋不顾身抢险排涝,光荣事迹在全村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的强大声势。 看着眼前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李爹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慨道:“真没想到,我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了,老了还能在这么漂亮的环境下养老,我感到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