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 寒假见闻——迷“婺”桃源,瓷都寻“景”

2025-02-18 15:11   王丽小语工作室  

放假前妹妹就约着寒假一起出去转转,考虑到路程远近和春运,最终我们打算去邻省江西的婺源和景德镇游玩一番。在网上搜寻了许多游玩攻略后,计划了一个五天四晚的行程。今年冬天格外舒适,暖风拂面,让人误以为是春天的时节,阳光晴好的日子我们踏上了旅程。

到达婺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和煦的阳光洒在这座静谧的小城。坐在车上,我们细细地欣赏这座小城的景色,青砖黛瓦的房屋掩映在绿树翠竹间,屋顶上的马头墙一下子把人拉到了古徽州,仿佛进入了失真的幻境。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我们就出发去篁岭古镇,路上司机告诉我们,这个景点现在已经升级成为了5A景区,话语间满是作为本地人的自豪。他还热情地告诉我们这两天天气好,篁岭晒秋还是很值得一看,现在正是淡季,游客也没有油菜花开时那么多。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景区游客中心,大厅都是我们这样的背包客。人倒是没有到爆满的程度,但是也不少了,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这个古村落是依山而建的,规模还不小。我们乘坐缆车上去到达景区中心区域,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远处,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坡上,在晨雾的笼罩下,如梦似幻,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

秋冬去篁岭最好看的景致是篁岭的晒秋,那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家家户户的屋顶、窗台,竹匾里晾晒着红的辣椒、黄的玉米、橙色的柿子、绿的豆角……色彩斑斓,与古朴的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独特的景致。我们穿梭在小巷中,在一砖一瓦间寻找时间的足迹。古镇的魅力于我而言就是这些老旧的房屋,那些被岁月浸润出光泽的石板,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如果说婺源是一个温婉沉静的女子,那景德镇就如同一个神秘的造梦者。这座以瓷闻名于世的城市,如同一个神秘的瓷匣,藏着千年的窑火与故事。古老和新奇并存,看似矛盾,却在新旧间裂变出不同的韵味。

到达景德镇,我们便开启了特种兵的暴走模式。第三天上午预约去了陶瓷博物馆,博物馆共七层,按照历史进程展出了不同朝代的瓷器。琳琅满目的瓷器陈列其中,宛如一场视觉的盛宴。青花瓷的幽蓝,似夜空的星辰,晕染出无尽的诗意;粉彩瓷的娇艳,如春日盛开的繁花,绽放着生命的绚烂;玲珑瓷的剔透,若清晨的露珠,透着灵动与纯净。每一件瓷器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它们或是绘着山水田园,或是刻着花鸟鱼虫,那些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图案,让人不禁感叹于古人的精湛技艺与无尽才情。在这里,瓷器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有灵魂、有温度的艺术珍品,它们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却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景德镇的网红景点要数陶阳里景区了,一进去便能看到各种拍照打卡的人们,有些特殊机位甚至排起了长队。让我好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的古窑遗址,抬眼望去,古窑的轮廓在日光下勾勒出古朴的线条,窑身的砖石斑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夜幕降临,景德镇的街道上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展现着这座古都年轻的一面。陶溪川文创街就像一个新新升起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之中。漫步在街区,一间间充满创意的陶瓷工作室映入眼帘,橱窗里陈列着各种风格独特的陶瓷作品,现代与传统在这里完美交融。街头巷尾,人们或是捧着一杯咖啡,欣赏着手中的陶瓷小物;或是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陶瓷艺术的魅力。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与陶瓷的泥土芬芳,交织成一曲美妙的夜曲。在这里,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一次旅程,两个城市,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婺源是原始的古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用它笨拙的方式保留着人们心中的诗意桃源。景德镇则用它的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惊喜。回去的路上经过昌江,这滚滚的江水注视着过去,也凝望着现在。浪花推着瓷片轻轻叩击堤岸,像某种古老的摩斯密码。或许景德镇真正的秘密,就藏在这些破碎与重聚的永恒循环里——所有消失的都会以另一种形态归来,所有火焰都将在灰烬中认出自己最初的模样。

作者简介:

姚梦 浠水县第四实验小学青台校区语文教师,浠水县“王丽小语名师工作室”成员。资深小学语文教师,秉持爱心、耐心与责任心,深耕语文教育十余年。曾获浠水县讲课比赛一等奖、教学论文一等奖、第四实验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从教多年,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因材施教,激发潜能,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