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载守忠魂:南友元一家三代守护烈士墓的赤诚初心

2025-04-03 09:46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吴畅

在浠水县汪岗镇天子岙村,几棵青松掩映的烈士墓静静矗立。这里长眠着抗日英雄曹云露烈士——1939年,他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宁死不屈,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而在他身后,村民南友元一家三代人跨越86年风雨,以生命守护忠魂,用行动诠释了“一诺千金”的信仰力量。

烽火岁月:烈士血染山河,百姓冒死收殓

1939年秋,鄂东抗日战场阴云密布。9月1日,国民党顽固派突然袭击新四军五大队驻地,曹云露时任新四军第五大队第二营教导员,带领三中队在突围中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革命者头可断,志不可屈!”同年10月2日,年仅29岁的曹云露在天子岙山上英勇就义。

当时,国民党当局四处抓捕“通共”村民,南友元的父母却在白色恐怖中挺身而出。他们趁夜色冒险收敛烈士遗骸,用家中唯一的棺木安葬曹云露。“不能让英雄流血又寒心!”这份朴素的信念,成为南家守护的起点,自此,南友元的母亲扛起了英烈守墓人的责任。

薪火相传:母子接力,埋下信念的种子

1955年,浠水县人民政府为曹云露烈士立碑纪念,南友元的母亲常对儿子说:“烈士用命换太平,咱们得让他睡得安稳。”七十年代,南友元从母亲手中接过扫帚,成为第二代守墓人。

春秋两季,寒来暑往,他时常去到墓前清扫落叶、擦拭墓碑;每逢清明,他都会按当地习俗摆上祭品、点燃香烛。2013年,县政府重修烈士墓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南友元的守护更添庄严。有人问他图什么,他指着碑文说:“曹教导员牺牲时还没我年纪大,他的故事不该被忘记。”

精神之光:三代坚守,守护不朽的丰碑

86年光阴流转,天子岙村的孩童已成白发老翁,但曹云露墓前始终整洁如新。南友元用一生践行着“守护”的诺言,他的守墓人故事在茶余饭后总被人提起,已经深深刻进了村民心里。南友元的孙辈们也主动加入到守墓行列,“这是咱家的传统,也是全村的荣耀。”

从战火纷飞到盛世繁华,南家三代人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家国情怀:烈士用生命捍卫信仰,人民用铭记回报牺牲。他们的坚守,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红色基因的不竭传承。(通讯员:吴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