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磊芳作为90后大学生放弃城市工作机会,以科技力量重塑传统养殖,村民们不仅跟着他走上了“致富路”,他更成为了年轻人山野筑梦的“引路灯”。
在团陂镇黄泥咀村,三栋现代化厂房格外醒目。这里是94年出生的皮磊芳打造的养殖王国,20万只蛋鸡每天产蛋18万枚,1万对种鸽在仿生鸽巢中繁育。为了缩短种鸽回蛋周期、提高出雏率,皮磊芳模拟鸽子原生态的孵化环境在鸽笼里安置了仿生鸽巢。
浠水县团陂镇原野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 皮磊芳:每天早上6点钟起来开始检查晚上下的鸽子蛋,大约要忙一个多小时,接着我们就把每一个鸽子蛋都拿灯照一下,看有没有破损的。在巡栏的过程中发现有的种鸽没有把鸽子喂得特别好,就把它挑出来,人工给它加喂一点饲料。
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皮磊芳是个“技术控”。他不仅对养殖细节丝毫不马虎,面对机械设备上的“技术硬伤”也一点不含糊。
浠水县团陂镇原野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 皮磊芳:改造最多的就是喂料机,可以做到早上8点半准时喂料,让每一个鸽子都能吃饱吃好。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禽流感来袭时,皮磊芳一度陷入困境。
浠水县团陂镇原野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 皮磊芳:17年三四月份的时候鸡蛋360枚,卖75块钱一箱,那个时候平均每天亏损五六千块钱,基本上是弹尽粮绝,心情特别差,焦虑。然后政府扶持一部分,就业局给了一点补贴,然后亲戚朋友借一点,村里面凑一点,度过去了那175天。
挺过至暗时刻,皮磊芳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当年底,鸡蛋涨到了230元一箱,养殖场开始了盈利。
团陂镇黄泥咀村党支部书记 胡拥军:每年给村里的收入是15000元,另外鸽子厂和鸡场带动劳动工十几人,每年一个人的收入在3万左右。
当初极力反对儿子返乡的母亲徐水林,如今也成了儿子最坚定的支持者。
皮磊芳母亲 徐水林:现在成长好多了,有信心让他自己闯,我什么都放心了。
在皮磊芳的带动下,村里陆续有年轻人返乡创业。在皮磊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民的模样,也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浠水县团陂镇原野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 皮磊芳: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乡村的机会,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参加到我们这个团队,加入我们这个团队,共同打造新时代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