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文化惠民接地气 服务群众零距离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原创   2025-07-15 10:45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田快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县楚剧团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重心下移、服务下沉,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试金石”。剧团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创编精品文艺节目,把舞台搭在田间地头,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实现了学习教育与工作实践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文化惠民领域落地生根、走深走实。

图片
图片

7月8日上午,关口镇夏冲村的一处空地上,骄阳似火。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舒适的座椅,仅靠着简易尼龙网布遮挡烈日,县楚剧团精心改编的经典楚剧《狸猫换太子》正在这里倾情上演。

图片

这既是剧团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的缩影,更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周边八十余名村民早早赶来,津津有味地享受这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图片

村民 华大平:我是个戏迷,县楚剧团来我们家乡演出,村民非常欢迎,非常喜欢。

图片

《狸猫换太子》讲述北宋真宗时期宫廷斗争的跌宕故事。感人的剧情、演员们精湛投入的表演,让现场群众沉浸其中,每到精彩之处,掌声与喝彩声便自发响起。这热烈的反响,正是对剧团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作风的生动回馈。

图片

县楚剧团青年演员 邓焱芳:盛夏之际,天气炎热,演出自然是辛苦,但是看到村民们脸上满足的神情,我非常乐意把“文化精神食粮献给他们。

图片

据了解,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县楚剧团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他们改变以往“等客上门”或偏重城区演出的思维定式,主动作为,克服困难,已连续多日顶着高温酷暑,将《打金枝》《寻儿记》《绣花女》《李三娘》等一批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送到各个乡村。此举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主题学习教育走出了会议室、文件堆,在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中真正“走深走实”,让文化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人民。

图片

县楚剧团副团长 管珍玉:我们县楚剧团积极响应省荆楚百团上山下乡的号召,老百姓在家门口都能欣赏到这么盛大的文化大餐。精彩的演出迎来掌声不断,观众们欢快地感谢文化惠民、党的政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