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星光”计划志愿服务团队来我县参观研学,近距离体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浠水泥塑”的独特魅力。

步入益林精雕工作室,醇厚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展览厅内陈列的浠水泥塑作品品类繁多,既有形神兼备的人物造像,也有充满生活意趣的场景雕塑,生动展现了民间艺术精髓和地方厚重文化底蕴。“浠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朱一林系统阐释了浠水泥塑的历史源流、发展脉络与核心工艺。他说,“浠水泥塑”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构成,融汇地域民俗特色与传统手工艺精髓,历经数代传承人匠心锤炼与创新发展而延续至今。在他的指导下,队员们手持泥坯,遵循传统技法尝试塑制基础造型和创作传统人物形象。

朱一林自小跟随外公学习泥塑,后师承一级美术师李三汉教授,作品多次在省、市级大赛中获奖。他精通制作仿生动物、器物和民俗人物等题材,作品保留泥土的天然质朴肌理,极少施釉,造型夸张生动且细节写实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