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出行。县交通运输局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痛点、难点问题,从一盏路灯、一把扶手做起,系统整治公共交通服务顽疾,优化线路、提升设施、严管秩序,努力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舒心、更安全。

设施升级暖民心





返乡乘客 王妙艺:这次出站我发现各类标识都完善得非常清晰,像楼梯那边也增加了扶手,非常便捷、便利。这次回来,我感觉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了。
动态调班保畅通


枢纽布局谋长远

浠水交通服务的提升,不仅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更在布局未来,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即将开放的客运枢纽站,将实现高铁与乡镇客运的无缝对接。



浠水13个乡镇的乘客可乘坐班车直达高铁站,群众下了高铁,也能直接换乘前往回家的班车,可实现“零距离换乘”,免去中转奔波之苦。三角山旅游巴士直接在站前广场接驳,方便外地游客来浠水旅游。同时针对大别山腹地邻县罗田存在的“铁路盲点”困境,客运站开通高铁南站直达罗田大别山客运站的接驳班线,保障群众转乘需求。

浠水环通客运总站站长 游宝春:我们在罗田大别山客运站专门设置站点,每天固定有14班专线,乘客从罗田可以直接到达浠水南站乘车。在浠水南站,他们也专门为我们设置了一个停靠点。罗田至浠水班线,方便了两县的群众出行,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从一把扶手、一盏路灯的“小细节”入手,到优化线网、严管秩序、构建枢纽的“大动作”推进,县交通运输局以“钉钉子精神”将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群众的出行体验,诠释了“锲而不舍”的为民初心,聚焦民生关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让交通真正成为连接幸福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