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叠翠,果香四溢。洗马镇600亩荒山变身“聚宝盆”——260亩猕猴桃藤蔓缠绕,150亩黄桃压弯枝头,50亩苹果梨花香四溢,万头生猪养殖场内生猪正在喂食,2万羽蛋鸡场有序运转。这里是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基地,创始人“洗马红姐”夏继红用六年时间,打造出一个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农旅综合体,带动1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从都市商人到新农人:一场跨越千里的乡村振兴实践

几年前,一则“能人返乡”的号召,让“洗马红姐”夫妇俩毅然关掉了北京的服装门面和广州的加工厂,带着多年积累的资金与经验,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洗马镇枫杨村,开始养猪和种植各种水果。

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继红:每一次回家,都看见家里很多的那个荒山荒地。乡亲们在家里好像感觉有劲没处使。2017年我就跟着爱人带着在外面攒下的积蓄和一腔热血,然后回到家乡就流转了500亩土地,先试种一下猕猴桃。做了3年以后还可以。

创业从来不是浪漫诗篇。一场非洲猪瘟疫情险些让猪场全军覆没,黄桃滞销堆积如山,夏继红夫妻俩偷偷抹过眼泪,但他们没有放弃,带着团队到四川、陕西取经。

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继红:头两年几乎都是“交学费”。也不懂疏花疏果,然后果子结得又小,也不懂得防病虫害,然后一场雨下来,果子几乎就损失了一半。后来的话,我就几乎是住在地里,就是长期蹲在地里。然后白天跟着专家学技术,测土壤,晚上翻专业书、查资料,手机里面也堆满了各个农业专家的联系方式,逢人就问、遇到问题就钻。慢慢的,猕猴桃的品相也就好了、甜度也高了。

创业维艰,政府雪中送炭。
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继红:创业初期最难的是资金和技术。多亏了县人社局上门服务,不仅送来创业补贴,还组织我们到武汉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洗马镇政府还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帮助我们解决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等问题,对接武汉植物园专家。

在政府的牵线下,武汉植物园专家团队成为她的“智囊团”。钟彩虹教授带着技术员住进村里,手把手教水肥一体化管理。如今,果子品质一年比一年好。为打开销路,这位70后“新农人”学起直播带货。

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继红:以前那个果子烂在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在抖音一天我也能卖个几百单!2025年预计产出猕猴桃大概是20万斤、黄桃5万斤,苹果梨1.5万斤,线上销售额预计突破100万元。


从荒山到果园:五年耕耘结出的"共富硕果"
单一种植风险大,必须多条腿走路!有了政策托底,夏继红的产业版图不断扩展:150亩黄桃、50亩苹果梨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种植链;万头猪场配备沼气循环系统,蛋鸡场实现自动化投喂,粪污转化为果园肥料,循环生态农业初具规模。

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继红:后来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又咬牙扩建了万头猪场和2万只蛋鸡场,把那个肥料把它形成水肥处理,然后再流到果园里,让它循环使用。 最让夏继红自豪的是带动120名村民就业,其中脱贫户32户98人,残疾人16人,平均年付工资120余万元,人均增收1万多元。

4组村民 周仕明:以前总在屋里种田,一点收入也没有。要是天干了,累得要死的,只管着肚子饱。现在我在果园里做事,一年搞到两三万块钱,又可以照顾家,非常好。

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继红:现在,有人负责果园管理,有人在猪场、鸡场务工,看着大家从愁眉苦脸到笑逐颜开,有人用挣来的钱给孩子交了学费,有人翻新了老屋,我比自己赚钱还高兴。

果园丰收季,几十个工人在果园里摘桃、装箱,说说笑笑的声音传得老远,那是我听过最动听的“丰收曲”。 转型的步子越迈越大。眼下,夏继红正推动“农业+文旅+教育”三产融合,规划建设田园民宿、研学基地。

湖北枫杨小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继红:土地不会辜负汗水,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傻人”回来扎根。要让城里人来我们这里看星星、学农事,把枫杨小镇变成鄂东文旅新名片! 从“北漂商人”到“新农人”,从荒山荒地到瓜果飘香,从单打独斗到众人同行,夏继红的转型之路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联系方式:1360725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