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9%、事故频发——S201浠水县查山段这条曾让数万群众提心吊胆的“夺命险路”,如今在机械轰鸣中迎来重生。施工团队正以精益作风夯筑每一寸路基,将防护措施扎进山崖。然而,这条民生“生命线”的推进,一度因审批政策的“双重枷锁”濒临停滞——年度使用林地指标耗尽、道路线位穿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管控区三角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面对自然保护地的刚性约束与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的迫切民生需求,浠水县林业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发起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行动,生动诠释了“担当有为”的作风内核,成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民效能的集体实践。

“林业使用许可是道路动工的前置‘通行证’,但这次的情况几乎是‘死局’。”县交通局项目负责人坦言。常规审批通道因“零指标”关闭,而道路穿越保护区的特殊性更触碰到政策禁区。若无法破局,道路安全隐患将持续威胁群众安全。面对困局,县林业局党委迅速研判,统一思想:守护绿水青山是底线,保障百姓平安更是天职。民生等不起,必须找到两全之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浠水县林业局专班的不懈努力和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省林业局审核同意S201查山段安全整治提升工程使用,创新性地解决了在保护区“零指标”前提下合规使用林地的难题。这标志着浠水县林业局成功地在刚性政策框架内找到了服务重大民生的创新路径,既牢牢守住了生态保护红线,又为打通民生“险路”发放了关键的林业通行证。这一突破,是县林业局作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深刻践行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服务为民、务实高效”的核心要义,有效破除了“唯指标论”的僵化思维,探索形成了在坚守生态底线前提下服务重大民生需求的“浠水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