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从“红色渡口”到“支点码头

2025-08-18 09:41   湖北日报  

在全省多项经济指标上半年超全国平均水平的大势下,武穴多项指标又跑赢全省大盘。

76岁老党员贾明舜诗兴大发:“大别云涛汇此津,当年烽火渡千军。而今吊塔摩霄立,漫卷长风出楚门。”

贾明舜说,武穴在大别山区,但它是港口、码头,无论革命战争、还是改革开放,它的表现都与其他老区有很大不同。

微信图片_20250810141120.jpg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武穴港口企业和社区,探访当地干群深挖红色资源,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发展动能,以“不同的方式”践行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奋力当好全省支点建设黄冈排头兵。

对党忠诚,不忘来时路

贾明舜家住田家镇钱炉村,位于长江马口段,江宽仅560米,又称楚江锁钥。一座“红色渡口”纪念碑矗立江边,碑名是王震将军1991年题写的。

IMG_20250807_161012.jpg

贾明舜有三大荣誉:2023年度“中国好人”、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2025年“全国文明家庭”,他说这都是大伯教育出来的,大伯贾士超是当年红色渡口的艄公队长。

党史记载,彭德怀1930年在此渡江,组建红十五军;王震1945年在此渡江,撕毁日寇封锁;1949年2月四野在此渡江演练备战渡江战役,1949年7月在此渡江赴江西剿匪……“这四次渡江,我大伯都率乡亲们奋力摇桨。”贾明舜说,“我爷爷是老中医,秘密救治伤员,遇敌人搜查,大伯把伤员抱上船,把船摇进江边芦苇里藏起来。”1938年武汉会战,乡亲们拆门板修工事、冒死送粮,被日寇炸死300多人;渡江支前,船工3天筹船200多艘,妇女“百双布鞋送大军”。

IMG_20250807_160331.jpg

“红军地下医院”武穴很多。大金镇苏垴社区“红军洞”保存至今,社区书记宋国政说,1941年张体学身负重伤,村民将他藏入地洞,捐出棉被和炭火暖和他,自己睡干草。老中医宋哲文在洞中垒石成台给张体学做手术,用南瓜瓤蘸盐为他消炎……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他。

rBQOn2XT9rWAY5Y3AAICwyEqVJ8659.jpg

余川镇干仕村书记干卫政说,武穴是前线,更是大后方。1930年红十五军在余川镇诞生,花桥镇立即设立鄂东地下联络站,转运伤员、传递情报。战争年代“武穴将军”并不多,但武穴山山埋忠骨,载册革命烈士2176人,居老区前列。武穴人用鲜血诠释了“革命不止将星璀璨,万民心间红星长明”,如今港城崛起,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众人拾柴,踏上振兴路

大别山精神16个字,干卫政用自己的话诠释,坚守信念就是永远跟党走,胸怀全局就是甘当螺丝钉,团结奋进就是大家一起干,勇当前锋就是永远跑第一。

干卫政家“三代军人”,妻子的曾祖父是红军赤卫队、祖父打过抗美援朝、父亲当了5年汽车兵,“我没当兵,但我传承团结奋斗的军人精神。”他2019年当选村书记,发誓要让全村富起来。

19个小组、27个自然塆,莲藕基地年带动就业1100人次,村民增收11万元。虾稻基地带动就业1800人次,村民增收18万元。“我们红色资源丰富,每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旧空房修葺如旧,室内粉刷一新,打造志士先烈事迹博物馆。村路由青石板铺成,青石板不是买的,是干卫政率村民从十几里外关停的石材厂往返十几趟捡回来的。

IMG_20250807_112931.jpg

干仕村的迎宾树是水杉。水杉是植物学家干铎1941年抗日期间在利川发现的,干铎是干仕村人,1903年出生。所以干仕村广栽水杉。干卫政对记者说你看,每一棵树都昂扬向上,这就是大别山精神。

IMG_20250807_115203.jpg

“红军洞”所在地苏垴社区的建设规格堪比4A景区,1/3投入由外出能人捐赠。社区副书记陈菊珍的儿子宋文在河南内乡经营石材,账目上他捐款4万,但村口近一层楼高的迎宾巨石也是他捐的,值多少钱?陈菊珍说儿子没说,没入账。

IMG_20250806_155622.jpg

“红军街”在花桥镇蓝杰村,核心区20余户民居家家都有红十五军纪念展陈。70岁老人陈菊娥有三间房,两间是纪念馆,她住偏屋,“儿子打工去了,我把空房腾出来,让游客们看我爸妈他们小时候。”

IMG_20250806_162247.jpg

老人会说普通话,小孩更会说。附近张河口小学五年级学生兰灏辰11岁,是远近知名的红领巾解说员,很会讲陈康、蓝侨等开国将军如何打仗,还会对战役进行沙盘推演。

校长吴文标说,我们每年培训15名红色解说员,5人登台10人候补,把红色基因融入办学血脉,以鲜活的方式跨时空接力传承。




花桥有支义务文艺轻骑队,队长叫吴燕兵,2011年查出乳腺癌,她以阳光方式配合治疗,哥们姐们自组表演队,将热血青年投身红十五军的情景剧《芦花白芦花红》逐段学熟,来红军街为游客义务表演……突然一天,医生说“你的癌细胞好像不见了”。

QQ_1755230474465.png

记者此行未遇吴燕兵,陈菊娥奶奶说“你要见见她,俏佳儿30来岁,蛮能干。”老人家不知道,吴燕兵1975年出生,50岁了。

放眼四海,开拓奋进路

在武穴,红色旋律融入城市血脉。“七一”全市举办“弘扬大别山精神 我唱红歌感党恩”活动,超10万人次参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凡说,我们唱红歌,是干部唱给群众听、政府唱给企业听、商家唱给客户听……以大别山精神凝心聚力,汇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810141041.jpg

采访大别山武穴港多式联运工程,建管部负责人何满生说,我们也合唱了,红歌虽是耳熟能详的老歌,一合唱仍会“热泪盈眶,内心干净”。

何满生说,“我们中铁集团虽已转型为现代建筑企业,还是铁道兵基因。”所以他对武穴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大别山精神感怀至深,“征地拆迁这里零上访,诞生了‘阳光征迁’省级标准。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叫张桂英的村民说,当年送儿参军是保家卫国,今日让地搬迁是为子孙开路……”

正是这股精神促涌,武穴眼下欣欣向荣,一派繁忙。

640X800_pub_cb202501190105022122608ujv.jpg_b86dfbb7956b48fb9ea7750b294fcd55.jpg

大别山武穴港多式联运工程已通过交工验收,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产业园加快推进,武穴文旅标杆项目“大话嘻游”铆足干劲战高温,全力推进再提速。

微信图片_20250810141134.jpg

武穴市委书记、市长查俊说,我们以大别山精神为魂,以全省支点战略为指引,立足“长江深水良港”的资源禀赋,着力贯通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铁路大动脉,为打造鄂东水港枢纽、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当好全省支点建设黄冈排头兵贡献更大力量。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郭占军 吴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