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县民政局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民生实践,聚焦特殊困难“五保”老年人居家安全这一关键“小事”,通过一系列精细化适老化改造,让“老有颐养”从愿景变为可感可触的日常。


适老化改造暖民心

走进团陂镇五星村五保户王伯山老人的家,卫生间里铺设的防滑地垫、床边加装的稳固扶手、特意调低高度的开关插座……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处处透着用心,筑起了王爷爷居家安全的“防护网”。

团陂镇五星村五保户 王伯山:生活方面都很方便,椅子、床、拐杖和水杯,比以前方便多了,很实在,很实惠,很实用。

团陂镇五星村妇联主任 夏利亚:我们定期会进行一次上门探访,看看他们生活上面有没有困难和实际需求。


扶老安居惠民生

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源自我县持续深化推进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县民政局党组聚焦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精准发力,旨在为他们打造一个更安全、更便利的居家环境。

团陂镇民政办主任 杨佑元:县民政局对我们全镇部分特困户也就是五保户,进行适老化改造,根据特困户的要求,我们配备了不同的设施,包括床、橱柜、换鞋凳,还有拐杖,这些都是根据五保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的不同改造。
针对老年人居家跌倒、用电用火风险等痛点,县民政局联合专业团队开展入户评估,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在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降低跌倒风险;为行动不便者配置床边护栏和起身助力器。这些看似细微的改造,累计覆盖全县1200余户家庭,将被动救助转化为主动防护。

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 占亮:“一户一策”是我们改造的核心灵魂。专业评估团队会走进每一位老人的家中,实地查看环境、详细询问需求、精准测量尺寸。我们的目标就是用最贴近老人实际需求的改造方案,解决他们最迫切的安全隐患。


老有颐养更安心
改造工程不仅关注物理环境安全,更注重人文关怀。针对认知障碍老人,增设夜间感应地灯;为听力障碍者配备闪光门铃。这些设计细节背后,是对老年人尊严与需求的深度洞察。

湖北省伯善养老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内勤办公室主任 徐女士:每一次入户回访,看到改造后老人脸上露出的那份安心和笑容,就是我们这份工作最大的价值。
从消除隐患到提升品质,县民政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适老化改造打造为民心工程的标杆,累计为165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当每一处扶手都成为生命的支撑,每一次改造都化作温暖的守护为民办实事的承诺便在方寸之间落地生花。未来,随着动态需求库和智慧养老平台的完善,这份稳稳的幸福必将惠及更多银发群体。

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 占亮: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比如老人对自费智能辅具接受度低,市场主体因分散服务成本高、利润薄,参与动力不足。我们将继续通过案例体验,提升对智能设备安全价值的认知,链接慈善等资源,补贴高价值安全产品,减轻负担,用心用情用力把适老化改造这件民生实事办得更精细、更可持续,让更多特殊困难老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