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巴河镇大吉岭村: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 “幸福食堂”托起最美“夕阳红”

©原创   2025-08-28 10:38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琦

面对农村“老龄化”与“空巢化”挑战,巴河镇大吉岭村创新推出“党建引领+互助养老”模式,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和开办“幸福食堂”,构建起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托起村民家门口“最美的夕阳红”。

图片
图片

”幸福食堂“开业

开启老年用餐新体验

图片

8月27日中午,大吉岭村“幸福食堂”正式开业,饭菜飘香,温暖弥漫。78岁的村民周业兵作为首批就餐老人,满脸喜悦地走进食堂。

图片

巴河镇大吉岭村四组村民 周业兵:幸福食堂今天开业,给我们老年人方便。有的80岁的爹爹婆婆可以在这就餐,可以送下去吃,希望这个幸福食堂越办越红火。

图片

暖心不止于一顿饭。村民余毕金主动为食堂送来花生油,以行动支持这项惠民举措。

图片

巴河镇大吉岭村五组村民  余毕金:我送点花生油,大家来吃饭,赞助一点心意。

图片
图片

党建引领互助

探索养老新模式

图片

这顿实惠又热闹的午餐,背后是大吉岭村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深切关注与积极探索。

图片

巴河镇大吉岭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刘志雄:由于大吉岭村老年群众有478人,占总人口的23.8%,有的子女经常不在身边,老年人做一餐饭,吃几餐,炒一次菜也要吃几餐。我们为大吉岭的老年群众做好这个实事、好事。

图片

大吉岭村采取“党建引领,互助共赢”的思路,动员群众参与,鼓励身体好的帮助身体差的,促进邻里互助、团结协作。 

图片

巴河镇大吉岭村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刘志雄:巴河镇大吉岭村以党建引领做好基层治理一老一小的服务,以互助养老的新模式,以“月琴夕阳”红服务队,“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办好大吉岭村幸福食堂,以助洁、助餐、助医,服务好大吉岭村的老年人群众。

图片

“月琴夕阳红”服务队主动发现需求、及时“派单”,“红马甲”志愿队则凭借专业技能“接单”落实。这支志愿队汇聚了村内能人巧匠:村医定期为老人测血压、血糖,守护健康;理发师戴路发挥手艺,免费为老人和孩子理发。

图片

巴河镇大吉岭村村民 戴路:今天我们村里面开展这个老年人活动,我就跑过来就是给大家免费在村里面给大人、小孩理发,在这里感到非常开心。

图片

康复理疗师童波也受邀前来,为村民提供专业理疗服务。 

图片

大吉岭村特邀康复理疗师 童波:今天我很荣幸为大吉岭村人民群众送来有康复理疗的一些特色项目,火罐、电疗中频、筋膜枪,还有中医手法之类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图片
图片

多元服务加持

打造养老”浠水样板“

从一顿暖心的饭,到一次及时的理发,再到一场专业的理疗,大吉岭村用一套充满人情味和实效性的互助养老体系,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套“小事不出村、服务送上家”的模式,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浠水样板”。

图片

巴河镇平安办主任 喻虎:大吉岭村开办幸福食堂,服务于本村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同时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和健康义诊,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是新时代我们践行枫桥经验的应有之举。下一步,我们巴河镇将以点带面,切实落实关爱一老一小及特殊人群,不断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