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世百家言】接令桥上泄密令

©原创   2025-09-01 15:16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撰稿人:谢光新, 杨军强

接令桥村位于洗马镇东部,距镇政府二千米。村部设在河儿塘塆。东临蕲春县,南抵万当铺村,西至金谷山村和小金山村,北至洗马畈村。1952年前属洗马区接令桥乡名和平村;1957年属洗马区名和平大队;1974年属洗马公社名和平大队;1981年属洗马公社名接令桥大队;1985年属洗马区洗马镇名接令桥村,1987年属洗马镇名接令桥村至今。

1.jpg

相传元代天历年间,安徽省濠州钟离(古时又名凤台,今安徽凤阳)有一位姓苏的人在镇戍军中担任将军,此人有雄才大略,生性耿直、敢谏真言,在军界中具有很高威望。

天有不测风云。一个秋日夜晚,苏将军的故乡凤台县的上空突然出现一颗“紫微星”。消息很快传到朝中,皇上身边有一位深通易学的重臣,向皇上禀告“这种奇特的天象出现,是一种不祥之兆,20年后将出现真命天子,作乱于大元江山,如若不除,将后患无穷。”皇上问之:“这个‘天子’何许人也?”。重臣向皇上耳语:“该‘天子’已在一位姓苏的母腹之中。”皇上追问:“此人何处?”。臣子神秘兮兮地说:“该孕妇是苏将军长女。”皇上闻之,怒发冲冠,立即下旨诛杀苏姑,意斩草除根。

2.jpg

朝中有一位军机大臣是苏大将军的密友,获此消息后,密通苏大将军,苏氏家族决定让苏姑迅速连夜奔逃,苏姑和丈夫朱氏共骑一匹大马,一路翻山越岭向湖北方向奔跑,朝廷得知苏姑逃跑的方向,令安徽各级要员设卡堵截,并令湖北官员各沿途要道设卡布阵,缉拿苏姑。苏姑夫妇骑马跑了一个通宵,时过五更天,来至英山县南河处,苏姑突感腹部疼痛,她深知经过一夜强烈的颠簸,肚里婴儿已动产了,夫妻二人举目四望,只见四周群山起伏,山野空寂,没见一户人家,她强忍疼痛,又跑了10余华里,来到蕲水县(今浠水县)株林山麓,看到路旁有两间破旧的瓦房。丈夫迅急下马,将马拴在山边树林丛中。将妻子抱下马来,在屋外迅急敲门,屋内传出“谁呀”的询问声,丈夫发出急切的求救,一会儿木门吱吱嘎嘎地打开,从屋内走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婆婆,见来了两个陌生人十分惊吓。苏姑夫妇连忙上前向老人说明来意,这位信善念佛的老人知道事情原由后,很快把苏姑扶到房内,不一会儿,房内传出婴儿啼哭声,苏姑生下了一个胖男娃,突然隐约听到后面追兵的呐喊声,苏姑身上的血衣都来不及更换,夫妻二人将婴儿托养在这个老人家里,付了一些银两,随即骑马奔跑至蕲河东岸,苏姑夫妇见马背沾满血迹,为了不被人发现,俩人立即在河内下马,用河水清洗马体,洗完马体后,俩人骑上马向西跑至一刻路程,见前面有一座石桥上高悬一块“令旗”,令旗上写有“捉拿苏姑”四个大字,桥上数十个兵卒把守,苏姑夫妇见状,急切中迅速调转马头向金谷方向奔跑,马至西山庙后不远的一道山岭,昂首嘶鸣,奋蹄飞奔。

3.jpg

原来是朝中急令湖北大吏传蕲水县衙带兵卒火速赶往蕲水河畔(今接令桥)的一座石桥上接令,设卡捉拿苏姑。这位县衙对元顺帝执政腐朽和统治的黑暗深恶痛绝。他接令后,故意把“捉拿苏姑”四个字写在令旗上,竖在桥头,暗示苏姑夫妇择路而逃。据流传这个县老爷后来遭到朝中问斩。

4.jpg

苏姑夫妻逃脱后,一路经历了很多风险与磨难。在莲花心的一座庙内躲避数日,丈夫返程寻找婴儿,苏姑在庙里心神不宁等候丈夫归来,几乎天天站在莲花山上翘首望着。

5.jpg

浠水县洗马镇接令桥原址

终于,在一天下午,苏姑丈夫把儿子带回到莲花心庙内,苏姑从丈夫怀中接过儿子后,双眼噙满泪花。苏姑和丈夫怀抱孩儿站在庙外一块石头上跃上马背,一路向江南奔走…… 传说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苏姑在洗马地区的逃难经历不仅充满传奇色彩,而且衍生出一连串的特色文化地名,如:查儿山、洗马河、马嘶岭、三望冲等儿岭、上马石、莲花心、接令桥等。几百年来,接令桥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