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文脉遇上现代设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今天,浠水县博物馆全新LOGO正式发布——这枚从全国42份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经市县专家组共同评审选定,由来自罗田县周署初匠心设计,凝练着“希水”古韵与青铜记忆的标识,将成为我们连接古今、对话文明的新符号。

一、一枚LOGO藏着浠水的千年密码
你或许会好奇:这枚LOGO标识,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字里藏“史”:标识核心取自浠水古称“希水”的篆书写法,拆解的“希”与“水”二字,既溯源“希水”古名,亦暗合南宋“蕲水”更名“浠水”的历史脉络,让地名承载的时光印记可视化。
纹中见“韵”:笔画间巧妙融入青铜器古典纹饰,青铜作为先秦文明的物质图腾,为标识注入浠水地域独有的历史厚度,让文化韵味在细节中流转。
形里含“意”:整体形态暗合中式建筑轮廓,博物馆本就是“文化的容器”,这一设计恰如其分喻示着我们承托文明记忆、搭建古今对话桥梁的使命。

二、从“希水”到浠水是名字,更是文脉
浠水之名,自梁朝“希水”至南宋“浠水”,流转的是岁月,沉淀的是文明。
周署初深耕地域文化表达,以“希水”篆书为骨、青铜纹饰为魂,将地名中的千年故事凝练成方寸视觉图腾。这枚LOGO不止是一个符号,更是浠水历史文化的“可见基因”,是跨县域文化共鸣的生动见证。

三、题字里的文气:闻一多先生的笔墨回响
LOGO旁“浠水博物馆”题字,取自闻一多先生《古瓦集》。
作为浠水文化地标,闻一多先生的笔墨为现代标识注入乡土文脉的温度,与周署初的设计理念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地域文化传承与交融的鲜明轨迹。
当“希水”古字、青铜纹饰、建筑意象在这枚LOGO中相遇,我们看见的,是浠水从过去走向现在的文明脉络,更是设计者对邻县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深情致敬。
在此,我们特别致谢所有参与本次LOGO评选的创作者们——是你们的巧思与热忱,让浠水文化符号有了更多元的表达。为回馈这份心意,所有本次LOGO投稿者,未来可携家人莅临博物馆,享受免费专属讲解服务,愿我们以文化为纽带,共赴文明之约。
未来,这枚标识将伴随我们的展览、活动与服务,成为你与浠水文化相遇的第一抹印记——来浠水县博物馆,从这枚LOGO开始,读千年希水,见今日浠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