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展演展示,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

©原创   2021-03-30 08:38   徐水秋

学党史,唱红歌,浠水县文化馆2021年首场喜迎建党100周年暨非遗图片展、文明志愿队下乡惠民演出,在散花镇举行。

非遗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有些神秘,剪纸、篾匠、木雕、泥塑等精彩的非遗项目,大家少有机会触碰。3月29日上午在浠水县散花镇老街区举行的非遗展示展演展活动,汇集全县100个非遗项目展和非遗民俗展演,为社区、村民送上一份特殊的非遗文化走乡村活动。

此次活动,由浠水县散花镇政府,浠水县文化馆,浠水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散花镇文化站主办,由浠水红色文艺轻骑兵,文明志愿队,县非遗舞蹈队,散花镇金色年华舞蹈队协办展演。

展示展演节目,以50块非遗展板、民俗舞蹈、浠水民歌、旗袍走秀、黄梅戏、民歌山歌歌词、非遗宣传画册、非遗法、非遗条例手册等形式,走进百姓身边。以往这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都在城区举行。从今年起将活动从城区搬出县城面向农村,就是为了让我们农村居民也能体会到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原来象浠水民歌、浠水哦呵腔、舞龙舞狮这些身边常见的东西也是非遗。近年来,县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从而全面推广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经验,突出展示浠水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将浠水民间丰富文化资源,各项非遗项目共计约790项,类别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十大类。

近年来,县文化馆深入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积极建立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注重开发利用,经常组织开展各类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将非遗文化元素亮点频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非遗场馆建设不断加强,建有市民之家非遗展厅、文化馆阵地民俗器具展厅、民俗布贴展厅、书画展厅、麦秆画展厅和非遗数字化档案以及民间民俗展厅基地。(通讯员:徐水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