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最火文旅IP背后,“老书记”已守护24年!

2025-05-16 08:46  

浠水禾雀花谷,暮春时节,千藤竞秀,万雀栖枝。花海深处,那个裤脚永远沾着泥土的身影,正为游客讲解着生态花谷的“来时路”的老人,便是守护这片土地廿四载的绿杨乡狮子岭村党支部副书记程登富。从青丝到华发,从返乡青年到"山乡设计师",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与"建功必须有我"的笃定,将一片贫瘠山坳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禾雀花谷”,在青山叠翠处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诗篇。

廿年坚守:从“散乱破败”到“和美宜居”的蝶变

2000年的狮子岭村,道路泥泞、房屋破旧,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村老干部的亲情感召下,程登富毅然辞去上海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心里暗暗憋了一股劲:“一定要让村子变个样!”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职位高低,治保主任、计生专干、民兵连长他都干了个遍,只为尽快融入村级工作,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对症下药“焕新生”。

平常他经常用自己的车辆免费为村民送化肥农资、物流快递、生活所需的物资;每天有空就会驱车去村组看看留守老人,为他们排忧解难;面对村民们邻里纠纷、田地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他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矛盾往往迎刃而解。时间久了,他变成了村里能说得上话的人。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他带头清理河道垃圾,改造河道两旁道路、小花园,发动村民硬化路面8.5公里,安装照明路灯158盏,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推行“1+2+N”治理架构、“一句话湾规”、积分超市和“房前屋后自己管、公共区域轮流管、基础设施共同管”,引导群众自我管理,实现人居环境“洁美”长效管护。

敢闯敢拼:从“无人问津”到“文旅IP”的突破

2018年程登富和好友一起户外探险,偶然在荆棘丛中发现野生禾雀花群落,他看到的不只是珍稀植物,更是一个村庄的命运转机。回家后他辗转反侧,次日便独自一人带上砍刀、锄头进入山谷开发步行路线,几次陷入危险,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许多党员和群众被他的执着感动,纷纷加入到队伍中。后来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打造,现已建成2800余米的禾雀花谷景区环行路,并同步刷黑景区主道路1.6公里,建成观景亭、可容纳80台车的停车场各1座。

“从无到有”还不够,更要“从有到精”,他主动推动农旅融合,将废弃养鸡场改造成可容纳150余人就餐的农家乐,开发禾雀花特色养生菜品,更是独创“花间经济”模式,借禾雀花蜜源培育中华蜂产业,带领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

连续两年,借势绿杨乡“铁人三项赛”制造爆点,出境拍摄的10余条宣传短视频播放量破亿,赛事期间在禾雀花谷精心筹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演出活动,带动仙女浴池、狐仙洞、一线天等景点“流量爆棚”。赛事当天至“五一”期间游客突破3万人次,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万元。  

产业富民:从“单一农耕”到“多元共富”的跨越

在程登富的产业版图里,山水林田皆是生产要素。“发挥狮子岭村独特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一定能点亮狮子岭村和美共富生活!”他十分自信地说。

他引进优质黄桃、金丝皇菊品种,建成黄桃基地50亩、金丝皇菊基地40亩,成立合作社统一技术、品牌、销售,开发菊花茶、菊花酒等深加工产品,打造“种植—加工—观光”一体化产业链,吸引游客观光游玩,铺就农文旅融合“黄金路”,年产值达15万元。他因地制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利用原生态山地资源建成了200余亩的银杏苗基地,创新“时间银行”模式:企业包销树苗,村集体托管管护,农户享受“三金”收益(土地流转金、劳务薪金、效益分红金),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5.4万元。  

24年基层岁月,程登富白了头发,却让村庄焕发新生。  

李大爷说:“程书记的手机24小时开机,谁家有事他随叫随到!”

他先后20多次获评县、乡“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全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但他说:“最大的荣誉,是乡亲们笑着叫我一声‘老书记’。”  

如今,程登富正谋划“禾雀花谷”3A级景区申报,进一步推动“花间经济”开启“盛宴”模式。他始终坚信:“只要乡亲们需要,我还能再干二十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