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 大转变 暖民心”——浠水县信访局以“早开门晚下班 用心服务群众”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2025-07-16 14:56   浠水县信访局  

浠水县信访局党组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入手,聚焦接访服务这一核心环节,创新推出并长期坚持“早开门晚下班,用心接访服务群众”工作法,改进工作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和有力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从“规定要求”到“行动自觉”

全局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

(一)“早开门晚下班”是破除“衙门习气”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朝九晚五”作息,很容易让远道而来或起早上访的群众吃“闭门羹”,或是因临近下班被“劝退”,无形中筑起了隔阂。主动提前开门、延迟下班,正是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最直接的摒弃,是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

(二)“用心接访”是践行“人民至上”的本质要求。“用心”二字,要求我们接访干部不仅要人在岗,更要心在位,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倾听群众诉求,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坚决杜绝“冷硬横推”。

(三)“服务群众”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服务群众的态度、效率和质量,是衡量作风建设是否到位最直接、最有效的标尺。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

思想认识的统一,为“早开门晚下班,用心接访服务群众”的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之从一项工作要求升华为全局上下的行动自觉。

二、精准发力,细化举措,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

围绕“早开门晚下班,用心接访服务群众”这一小切口,县信访局从多个维度细化实化工作举措:

(一)延长服务时间,确保“门早开、人常在”。一是把握时间要求。一是坚持“早开门”。开门时间早于群众来访时间,工作日每天早上我们保证接访大厅至少要提前1个小时开门,方便提前到达的群众有序等候、避暑御寒。节假日及敏感节点,视情况安排专班专人值班值守接访处理。二是坚持“晚下班”。严格执行“不送走最后一位群众不下班”制度。即使已过下班时间,只要有群众未办完信访事项或仍在等候,相关接访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直至妥善处理完毕;三是实行“预约服务”。县领导实行一月一座班制度,每月初在“浠水云”网站对全县群众公开公示,引导群众对照县领导职责分工选择上访时间,对因特殊原因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来访的群众,开通电话、网络预约渠道,安排专人对接,提供“错时服务”。

(二)规范接访行为,做到“心贴心、实打实”。一是实行“首接负责制”。规定第一位接待群众的干部即为首接责任人,负责引导、登记、初步处理或协调转办,杜绝“踢皮球”;二是落实“三声四心”服务标准。要求接访干部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群众要“热心、耐心、细心、诚心”。推行文明用语,禁用服务忌语;三是建立“用心倾听”机制。设立相对独立的接谈室,保障群众充分表达诉求的环境。要求干部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不随意打断,确保群众“把话说完”;四是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群众诉求需补充材料或转交办理的,清晰告知所需材料清单、办理流程、责任部门和时限,避免群众反复跑、多头跑。

(三)优化服务环境,营造“家氛围、暖色调”。一是提升硬件设施。县信访局接访硬件条件虽然艰苦,但还是在极力改善接访大厅环境,配备饮水机、座椅、老花镜、应急药品等,营造温馨、舒适、便捷的接访环境;二是完善信息公开。清晰公示“法治化工作流程图”、接访流程、领导接访安排、相关法律法规、投诉渠道等信息,方便群众了解监督;三是落实情绪疏导。配备具备一定心理疏导能力的干部或引入第三方力量,对情绪激动或有特殊困难的来访群众及时进行安抚疏导。

三、成效显著,赢得民心,积“点滴之功”成“作风之变”

“早开门晚下班,用心接访服务群众”工作法实施以来,带来的变化是多维度、深层次的。

(一)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成为群众普遍感受。提前开门让群众少等待、少焦虑,延迟下班解决了群众“赶时间”的难题,特别是对偏远乡镇和务工人员更为便利。“用心接访”让群众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怨气得以疏解,信任感增强,群众满意度也在不断增加。

(二)信访渠道更加畅通高效。接访时间的延长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有效化解了信访矛盾,减少了群众因“找不到人”、“办不成事”而产生的重复访、越级访。初信初访化解率达到90%以上。

(三)干部作风实现深刻转变。制度的建立倒逼干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主动学习政策法规、提升群众工作技巧、研究化解方法的风气日益浓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得到有效遏制。

(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小小的“时间延长”和真诚的“用心服务”,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温度,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许多群众反映:“现在来信访局,感觉干部真的在为我们想办法,心里暖和多了。”这为基层治理奠定了更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通过这一具体、可感、可持续的举措,从“规定”变成了“习惯”,从“要求”内化为“文化”,展现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

四、 常态长效,持续深化:让“好做法”成为“金标准”

县信访局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也在坚持。为确保“早开门晚下班,用心接访服务群众”工作法常态长效。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实抓细。

(一)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检查。我们将相关要求写入局内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责任,固化流程。

局党组、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并随机抽查,通过视频监控、群众回访、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执行情况纳入干部平时考核和评优评先。

(二)注重人文关怀,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合理安排干部调休、补休,保障其合法权益,确保工作可持续、干部有干劲。

对内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对外宣传服务承诺和成效,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结论:“早开门晚下班,用心接访服务群众”,看似是工作时间的微调、服务态度的改善,实则是县信访局驰而不息纠治的一个生动缩影和务实举措。它从群众最关切的小事入手,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难题,体现了信访部门“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担当,彰显了作风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浠水县信访局将继续以此为抓手,以更优的作风、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架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讯员:王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