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蔡河镇通过开门教育实地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68条,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当作为民服务的“头等大事”,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切实让民生温度更加可感可及。

锚定需求痛点
让托管服务“靶向发力”

通过前期了解情况,蔡河镇精准捕捉到村级留守儿童面临的“学校放假、看护断档”突出问题。全镇留守儿童假期因看护缺位,存在受骗被拐、暑期溺水等安全隐患;情感交流的匮乏与作业辅导的缺失,易使孩子们滋生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传统“隔代照看”模式难以适配新形势下儿童成长需求,“假期无聊、没地方去、作业无人辅导”成为孩子们的共同困扰。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由镇干部、学校教师、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组建的专项工作组,通过问卷调查、儿童谈心、家长交流等方式,细致梳理出安全托管、心理关怀、素质拓展三大核心需求,据此创新制定“1+3+N”服务框架,以1个安全保障为核心,涵盖心理疏导、兴趣培养、文化传承3大服务板块,搭配N类定制课程,让服务更加精准。

聚合多方资源
为托管运行“蓄能增效”

蔡河镇党委、政府坚持“资源整合、协同发力”的创新思路,整合关工委、团委、民政、工会、妇联等多方资源力量,积极探索开设“爱心托管班”,打破部门壁垒,将分散的公益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起党委政府牵头主导,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家校携手共育的服务体系。
今年5月,在县关工委的倡议下,蔡河镇通过“湖北数字公益节”平台为关心下一代青年发起专项募捐,共筹集募捐资金近1.2万元,争取配套资金3000余元,为公益暑期托管班的开设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2025年蔡河镇依托城太桥村、大马村、金湖社区等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暑期托管班,招募返乡大学生27名、退休教师5名、非遗传承人3名,构建起便捷高效的“15分钟服务圈”,为200余名儿童提供贴心服务,赢得了家长群众的广泛赞誉。

科学设置课程
让托管课堂“有爱有料”

为给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蔡河镇精心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在安全课程方面,联合县蓝天救援队、镇安防办等部门开展“暑期安全月”系列活动,防溺水情景演练采用“讲解+实操”模式,道路安全知识竞赛融入趣味互动,确保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心理辅导课程创新开展帮孩子实现一个“微心愿”活动,县未保办、镇司法所定期开展儿童心理讲座,通过8次团体辅导和3例个案干预,助力孩子们建立积极心态。
在文化课程方面,特邀皮影戏传承人驻点教学,组建少年锣鼓队开展系统培训,在技艺传授中深化文化浸润;兴趣课程涵盖毛笔字、绘画、手工等多种兴趣培养活动,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让农村留守儿童与全县儿童共上暑期公益托管班网络直播公开课,共享教育资源,形成科学有趣的假期教育体系,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蔡河镇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通过研讨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对照查摆问题集中整改整治,始终秉持“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宗旨,开设“爱心托管班”,以“小托管”托起“大民生”,不仅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假期托管难题,更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基层发展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