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下沉 荒地生金
在汪岗镇瓦铺冲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除草,为后续采摘工作做准备。

汪岗镇瓦铺冲村9组村民 陈贵春:在家门口上班,很方便,钱也挣了家也顾了。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曾经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土地大量抛荒的落后村庄。

汪岗镇瓦铺冲村党支部书记 李小燕:我们村属于一个偏远的村,村里老百姓都是外出务工,土地处于抛荒的状态,基本上没有村集体收入。
转机来自“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的开展,汪岗镇派出9名年轻干部担任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镇城乡建设办公室主任查聪被派到瓦铺冲村,面对村里的状况,他一度感到无从下手。

汪岗镇城乡建设办公室主任、瓦铺冲村驻村第一书记 查聪:到村里面来之后,我先是走访了在村的农户,包括了解村里面的基本面貌。我跟村两委干部一起制定了一个帮扶计划,明确了“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发展思路。
确定方向后,查聪迅速联系本村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并带领村两委流转土地筹建中药材基地。然而,由于村民担心产业失败造成损失,对土地流转心存顾虑,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汪岗镇城乡建设办公室主任、瓦铺冲村驻村第一书记 查聪:通过村里面召开院子会、户主会,让这些老板、农技专家积极宣传这些政策;带农户去鄂州实地参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极大地增加了老百姓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
在查聪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基地成功流转1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昔日抛荒的土地焕发生机,村民纷纷到基地务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汪岗镇瓦铺冲村党支部书记 李小燕:在基地里务工的村民差不多有15人到20人。村集体通过基地引入(年)增收2万元,村民(增收)月均2000元以上。
汪岗镇瓦铺冲村9组村民 陈贵春:我今年在这里务工增加了6000多块钱的收入。我想明年把自家的地整理出来,也种药材。(希望)药材基地继续在我们村扩大,做大做强。
党建强基 治理增效
汪岗镇派出的9名驻村第一书记中,既有“产业领航者”,也有“党建先锋”。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余磊担任金鸡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后,发现该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民矛盾突出,特别是彭家兄弟因祖宅归属问题长期争执不下。

汪岗镇金鸡岭村一组组长 胡冬兵:兄弟两个吵得挺严重的,差点打起来了,有时候还闹到村部里面去了。
余磊认识到“治标要治本”“选对领头人,建强班子”是关键。于是他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推进村党组织人选调整。

汪岗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金鸡岭村驻村第一书记 余磊:观察我们镇里的优秀村党组织、红旗村,学习隔壁乡镇的先进经验;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党员群众代表,筛选出了以彭龙政同志为主导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我也多次到村里为他们组织培训,包括指导工作的推进。

强大的村两委班子,为村里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组织力。面对积怨已久的彭家两兄弟的矛盾,村干部们立即行动,上门解决问题。

汪岗镇金鸡岭村党总支书记 彭龙政:我们村两委干部通过情感的这个角度,多次上门把他们两兄弟都叫到一起做思想工作。两个月的时间里,上门了7到8次,最终在上个月把事情解决了。现在两兄弟相处变得融洽了。

汪岗镇金鸡岭村一组组长 胡冬兵:他们弟兄俩现在逢年过节的都在一起聚一下,再也没听到他们吵了。
一线练兵 长效赋能

汪岗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将理论讲座与实战练兵相结合,推动年轻干部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线提升本领。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干部差异化考核体系,坚持严管厚爱并举、激励约束并重,努力锻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年轻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