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转作风,实干担当促振兴。连日来,洗马镇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将“以工代赈项目”“渠道清修工程”作为锤炼干部能力、破解民生难题的主战场,推动干部在一线转作风、强本领、解民忧,让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渠道清修是洗马镇锤炼干部能力的另一堂实践课堂。面对全镇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超70%的实际,镇党委推行“老带新”一线练兵机制,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带领年轻干部深入毛张支渠等工程现场,传授巡查技巧、隐患识别和群众工作等方法,实现“田埂长才干、渠边练真功”。
洗马镇年轻干部 严皓:以前觉得清渠就是“挖泥巴”,现在才懂,这是农业的“生命线”,更是干部成长的“实践课”。老干部教我们看水草识淤堵、查土壤辨漏点,遇到灌溉纠纷,还教我们“递杯热茶稳情绪、先听吐槽再讲道理、找老党员搭线”的“慢三步”工作法,让我真正体会到“一线提能”的含义。今年以来,洗马镇累计完成104.51公里渠道清修,有效解决毛张院、枫树岭等全镇18个村的灌溉难题,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在实干中得到全面提升。洗马镇一级主任科员 刘名:年轻干部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缺的是实战经验。我们把“真本事”传下去,他们才能接好“接力棒”,这也是落实全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实践。
立足民生项目成效,洗马镇正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聚焦基础设施提升、灌溉系统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谋划新一轮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干部从“会场”走向“现场”、从“管理”转向“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洗马镇党委书记 郭校风:县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目标明确、催人奋进。下半年,洗马镇将紧扣“作风建设不松劲、干部提能不停步”,把民生实事办实、把干部队伍建强,为浠水支点建设贡献洗马力量。一是在作风建设上建长效。深化“开门办事”机制,通过“干部每周下基层不少于2天+人民意见征集+月度村民大会”,建立“群众点菜、政府配餐”的民生清单,确保问题收集、解决、反馈全闭环;聚焦农村“三资”、医保和社保等领域,联合镇纪委开展“穿透式”监督,对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整改,以作风硬保障发展实。二是在干部提能上求深化。优化“老带新”导师帮带机制,围绕蛋鸡产业扩能、农产品加工园建设等重点任务,组建“1名导师+N名年轻干部”攻坚专班,实行“任务清单+时限清单+责任清单”管理,让年轻干部在项目一线“干中学、学中干”;持续开展“四化同步”提能行动,每月开展2次常态化培训,用“红蓝榜”“积分制”激励干部争先,年底评选10名“学用标兵”,打造懂农村、爱农民、善治理的队伍。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强支撑。以民生项目夯实产业基础,对接农产品加工园,助力已引进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确保11月底前投产;围绕蛋鸡产业扩能,推进引入冷链物流企业,延长产业链;依托渠道清修后的灌溉优势,发展优质水稻、特色果蔬种植,实现“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双向赋能,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多实惠。